緩慢而痛苦的希望之旅
──《原諒》
海倫•惠妮〈Helen Whitney〉著,亞奇譯,三采文化出版
原諒的定義莫衷一是,一如愛的方式人人不同,是條複雜又費解的多向道。為了醫治現在而開放過往,原諒是一場緩慢而痛苦的黑暗之旅。幸而,前方必然有希望。
妻子與外遇的丈夫試圖修復關係,被傳染愛滋病的伴侶以寬恕來治療病情,二戰的猶太人倖存者,接受了世界上總有令人無可理解的扭曲偏見,南非「真相調解委員會」齊聚一堂,公開揭露多年的種族壓制之實……,本書作者、美國紀錄片導演海倫•惠妮歷時三年橫跨全球,訪談八百餘人,以與此書同名的紀錄片,從私領域到公領域深入描繪十個如何從遭遇傷痛、與矛盾拉扯,最終走向原諒的生命歷程。
有時渴望報復為度過傷痛帶來助力,憤怒是帶動轉型正義的推手。但和解則建立在雙方關係之上,而對方並不總是同時準備好了一起參與。因此,給與原諒可以是提供慰藉或產生痛苦的根源,祈求寬恕降臨也是。然而,原諒最終是關乎於自身的和解。一方了解事件的真相、認知個人最真實的傷痛跟困境,不再環抱仇恨折磨自己,一方坦承悔過的惡意、理解不可還原的愧歉,不再讓罪惡定義自己,才可能重新建立嶄新的關係。
原諒不該是信口的教條或廉價的儀式,也不是遺忘或者傷痛的終點。它開始和結束於人和人互相的面對面。最好的和解,應該在社會層面創造悲劇不會再次發生的環境。從個人的傷害到跨越種族、宗教和歷史的國際動盪,《原諒》一書表明,當人們願意直視邪惡的本質和苦痛的真相,願意理解彼此的傷痛,願意真誠的悔懺和嘗試補償,才真正能說是有了原諒。(文/許華倩)